“手机之父”的喜与忧
参考消息网3月2日报道 据美联社西班牙巴塞罗那2月28日报道,据信在50年前发明了手机的人,当时对这种砖头大小、带长天线的设备只有一个担忧:它能用吗?如今,“手机之父”马丁·库珀像其他人一样,为他的发明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而烦恼——从隐私的丧失到网络成瘾的风险,再到有害内容的迅速传播,尤其是在孩子中间。
报道称,库珀在巴塞罗那举办的电信业最大展会上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最负面的看法是,我们不再有任何隐私,因为我们的一切都被记录在某个地方,只要有人意愿足够强烈,就能看到。”库珀在本届展会上荣获终身成就奖。
不过,这位自称梦想家的94岁老人也对手机设计和功能的进步感到惊讶。他认为,在教育和医疗等领域,这项技术的最好时代可能还未到来。
库珀2月27日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说:“利用手机、医疗技术和互联网,我们将征服疾病。”库珀发明手机的灵感来自迪克·特雷西的无线电手表。他说,他设想未来手机将由人体充电。
据报道,1973年4月3日,库珀在纽约市街头用手持便携式电话公开拨打了第一通电话,用的是他在摩托罗拉的团队5个月前开始设计的Dyna-TAC原型机。
参考消息网3月2日报道 俄罗斯《独立报》网站2月27日发表题为《2023年慕安会上的地缘政治裂痕》的文章,作者是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主任安德烈·科尔图诺夫。全文摘编如下:
如果说每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可以被称作全球经济状况的晴雨表,那么不久前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则早已获得全球政治形势晴雨表的称号。
从会议的结果看,此次慕安会的主要任务是巩固一年前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后形成的“西方的新团结”。然而,在“慕尼黑共识”的镜面上仍然存在细小的裂痕,让人质疑去年实现的所谓团结的稳定性。
尽管没有俄方代表参会,但俄罗斯相关话题仍是今年慕安会的重点。会上不仅讨论了与俄乌冲突局势直接相关的内容,还讨论了俄罗斯在当前和未来欧洲、世界政治体系中的地位等更广泛的话题。西方与会者试图展示团结以及联合援乌的持久性。
然而他们并没能在乌克兰问题上完全达成一致。有与会者对俄乌冲突的形势走向表达了担忧。有人担心武器的供应可能会延迟,或者不会在战场上带来预期的结果。当前美国与其欧洲盟友之间的军事支援负担分摊是否平等问题也引发了讨论。整体印象是,尽管美国和欧洲的“战争党”仍占大多数,但目前影响力小得多的“和平党”在一定条件下仍有机会昂起头颅。
参考消息网3月2日报道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月26日刊登题为《乌克兰战争永久改变了欧洲》的文章,作者是罗杰·科恩。全文摘编如下:
心态发生巨变
乌克兰战争改变欧洲的程度比冷战结束以来的任何事件都更加深刻。和平心态(这在德国最为强烈)已经让位于一种初露端倪的意识,即认为在谋求安全和战略目标时需要军事力量。一个处于自动运行状态的欧洲大陆陷入了健忘症,精神振奋地投入拯救乌克兰的巨大努力。
荷兰防务专家雷姆·科特韦格说:“欧洲政客不熟悉关于把硬实力当作外交政策或地缘政治事务工具的思维。好吧,他们上了速成课。”人们不再谈论在欧洲可以接受的西红柿大小或香蕉形状;取而代之的是,关于向基辅提供什么坦克、或许还有F-16战斗机的激烈争论。欧盟已向乌克兰提供了约38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欧洲国家作为欧盟的一部分或以单独方式,作出了向基辅提供价值500多亿美元的各种形式援助的承诺,实施了10轮对俄制裁,吸纳了800多万乌克兰难民,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对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这一巨大转变是在严重的通胀压力下发生的)。
参考消息网3月2日报道 《俄罗斯报》网站3月1日刊登题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和分量已达到令其无法继续置身事外的程度》的文章,作者是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教授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明显加强了外交活动。长时间的疫情防控隔离令外交工作受到制约,但防疫措施的调整并非外交活动加强的唯一原因。主要动机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和分量已达到令其无法继续置身事外的程度。这是中国自我意识的重要转变,如今人们关注的是,中国将为国际实践带来怎样的变化。
无为而治与对立统一是中国的传统哲学原则,同时也是展开国际活动的一种实用方式。新中国成立后一度转向我们更为熟悉的思想和地缘政治对抗。但后来,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开始正常化,中国回归战略平衡,这更符合中国传统的世界观。
中美建交符合那一时期双方的目标,但并不意味着双方就达成了一致与和谐。如今,美国对过去的几十年争论不休,哀叹从双边互动中获利的首先是中国。总体而言,北京至少在国家转型和国际舞台的地位变化上得到很多。中国领导人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完全契合中国精神,其结果无疑证明了自身的正确性。
参考消息网3月1日报道 德国外交政策网站2月23日发表题为《“整合印度”》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西方国家试图在印度和俄罗斯之间打入楔子,并争取新德里站在自己一边。与俄乌冲突爆发后不一样,现在西方转而采取一种整合战略,但西方此举恐难奏效。
印度政府仍然拒绝参与对俄罗斯的制裁或在政治上孤立莫斯科;相反,它正扩大与俄罗斯的贸易,并争取通过谈判结束乌克兰冲突。西方国家去年曾试图施加巨大压力劝阻新德里不要这样做,但它们现在寄望于一种整合战略。此外,朔尔茨还在访问印度期间努力加强两国的经济关系。然而,目前对在新加坡和印度开展业务的德国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其中大约70%的受访公司不想在印度投资,原因是众所周知的不利框架条件。
自去年春天以来,印度一直加速扩大与俄罗斯的贸易。其中的主要因素是可以用低价进口俄罗斯石油。如果说战争开始前俄罗斯交付的石油占印度石油进口总量的1%,那么今年1月份这一比例已升至28%,这使得俄罗斯成为印度最大的石油供应国。与此同时,化肥进口也猛增。然而,印度对俄罗斯的出口却几乎毫无变化,这在新德里被认为是不利的,因为与莫斯科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参考消息网3月1日报道 英国《卫报》网站2月27日发表题为《一些政客似乎对新冷战的想法并不担心,他们不该这样》的文章,作者是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美国治国术研究项目主任克里斯托弗·S·奇维斯。全文摘编如下:
围绕俄乌冲突爆发一周年的一些事件令人产生一种冷战式的感觉,华盛顿的一些政客似乎对此并不担心,但他们应该谨慎。没有理由认为21世纪再次爆发一场冷战会对任何人尤其是对美国有利。
在华盛顿,美国的政治体系似乎正在为一场新的冷战做好准备。
反华言论也很受共和党欢迎,该党现在从收入较低的地区(主要是白人地区)吸引了许多选票,这些地区的人们因经济条件不好而经历了苦难,他们准备将自己的苦难归咎于中国。这有助于推动共和党提出的让美国和中国经济“脱钩”等措施。对中国一些举动感到愤怒的美国民主党人,也正在以更为激进的立场作出反应。
从表面上看,回到过去东西方对峙的两极局面或许对西方有利。毕竟,自由世界赢得了最近的一次胜利,尽管有核战狂带来的暗淡前景,但自由世界还是避免了核战争。冷战也有简化事物的优势,至少当时我们知道敌人是谁。冷战还帮助控制了此后威胁世界的一些主要安全问题,如失败国家、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等等。
参考消息网3月1日报道 菲律宾《马尼拉时报》网站2月27日发表题为《菲律宾失去的RCEP机遇》的文章,作者是美国差异集团创始人丹·施泰因博克。全文摘编如下:
最近,菲律宾参议院终于批准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是东盟、东亚增长引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一项自由贸易协定。这些国家占世界人口和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近三分之一。RCEP是全球最大的贸易集团。多年来,我研究了世界所有主要经济体的发展和前景,尤其考虑到它们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从这个角度来看,菲律宾拖延批准RCEP意味着错失了重大机遇。
就在不久前,菲律宾政府仍预计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将达到6%至7%,甚至更高。但最近,一些分析人士警告,经济更有可能增长5%。这明显低于政府最初设定的目标。其中一大挑战是居高不下的通胀。如果通胀加剧,家庭重新开始储蓄,而不是在疫情后报复性支出,那么消费就可能放缓,与此同时,不断上升的借贷成本已经在限制资本形成。出于同样的原因,工商界依然态度谨慎,牢牢守护各自的钱袋子。为什么要在没人买东西的时候投资?在类似情况下,政府通常会冲上来刺激经济。但如今,由于疫情期间债台高筑并且财政空间依然紧张,这一问题变得更加棘手。
参考消息网3月1日报道 日本《每日新闻》2月27日刊登题为《俄乌冲突一周年 南北矛盾加深》的社论,全文摘编如下:
“大象打架,草地遭殃。”这是非洲一句表达弱者悲哀的谚语。俄乌冲突爆发一个月前,肯尼亚驻联合国代表基马尼在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上如此警告说。一年后,这句话已成为现实。
,,打三公有包赢的方法吗(www.eth0808.vip)(三公大吃小)是用以太坊区块高度哈希值开奖的棋牌游戏,有别于传统三公开船(三公大吃小)棋牌游戏,三公开船(三公大吃小)绝对公平,结果绝对无法预测。三公开船(三公大吃小)由玩家PK,平台不参与。
这场冲突对贫困国家造成了更大的影响。根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数据,以发展中国家为中心的近3.5亿人饱受粮食短缺之苦,这一数字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由于能源价格暴涨,在孟加拉国等国,停电已成为常态,民众生活和经济陷入危机。
此次冲突不仅激化了俄罗斯与欧美的对立,也凸显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南北差距。
欧美通过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和对乌克兰提供武器全面援乌,这与以南半球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全球南方国家”的态度存在着差异。
巴西外长维埃拉在本月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指出:“这场冲突呈现出非常可悲的局势。现在已经一年了,我们必须努力探索解决方案的可能性,我们不能只谈论战争。”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非认同俄罗斯的行为。
参考消息网3月1日报道 西班牙《先锋报》网站2月26日刊登题为《俄乌冲突一周年:理解这场战争在世界上所改变的一切的十个关键》的文章,作者是拉蒙·艾梅里奇。全文摘编如下:
乌克兰战争已成为对世界秩序的一次电击。它改变了欧洲计划的本质,使西方军国主义化,并让人们看到一个拒绝选边站队的全球南方浮现出来。它已迫使中国调整姿态,将俄罗斯推向亚洲,并重新引发人们对东欧未来的疑虑。这场战争对能源和食品产生了影响,描绘出一个全球化程度较低的世界,在其中中美关系加速恶化。
1.欧洲经历剧变
欧洲经历了最剧烈的变化。俄罗斯的军事行动给欧洲大陆造成了800万难民。它重新激活了北约,并使该联盟的防务预算飙升。“即使在没有受到威胁的国家也是如此。”分析人士比森克·菲萨说。巴塞罗那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波尔·莫里利亚斯认为:“与伊拉克或巴尔干战争时相比,欧洲的反应是颠覆性的。他们批准了制裁,设立了用于武器采购的资金。”
经济学家何塞普·奥利弗认为,重心向东欧转移折断了欧洲的桅杆。“当我听到波兰人、波罗的海人和北欧人在讲话时,我很难认出欧洲计划还剩下什么。”
参考消息网3月1日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月16日刊登题为《美国计划成为世界清洁能源技术超级大国》的文章,作者是德里克·布劳尔和阿曼达·朱。全文摘编如下:
在整个美国,从太阳能到核能、从碳捕获到绿氢的众多行业正在进行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目标是深远的:复兴美国的“锈带”地区、实现世界最大经济体的脱碳化,并从世界清洁能源技术超级大国中国的手中争夺对21世纪能源供应链的控制权。
世界才刚刚开始理解这场革命的意义。在近三年前,美国抛弃了关于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此后,美国总统拜登通过了涵盖广泛的立法以逆转局面。去年通过的体量庞大的《通胀削减法案》及其数千亿美元的清洁能源技术补贴,意在刺激私营部门投资,加快美国的去碳化努力。
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梅莉萨·洛特说:“这确实是大手笔。这是产业政策。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是一个关于美国正在把什么作为当务之急的强烈、直接和明确的信号。”
清洁能源技术开发商称,税收优惠政策已经使美国变得让投资者无法抗拒,并且正在把资金从其他国家吸引走。
参考消息网3月1日报道 香港亚洲时报网站2月27日刊登题为《拜登的神授使命直接把北约推向地狱》的文章,作者是布兰登·韦彻特。文章摘编如下:
按照美国总统乔·拜登的说法,美国对北约的承诺是“神圣的”。
但是和大多数官僚机构一样,北约在以令人惊讶的不流血方式帮助西方取得冷战胜利后,并没有消失。北约转而和大多数官僚机构一样,发生了变异并走向扩张。
随着冷战结束,苏联威胁不复存在。如果北约企图继续扩张,那么俄罗斯很可能会反对。但北约的官僚要清除任何可能影响其存在的障碍,于是一个大为削弱的俄罗斯就取代苏联成了欧洲的新敌人,这也让北约扩张有了借口。
这一神圣的、准宗教化的军事联盟甚至将因为不顾俄罗斯的强烈反对、执意吸纳乌克兰等新成员而招来第三次世界大战。
只有西方精英能够从北约的存在中获益。由于北约的存在,我们其他人现在显然成了潜在的世界核大战的目标。
自苏联解体以来,维持甚至扩大北约已经成为这个军事联盟的首要戒律和神圣宗旨。
美国认为北约正在乌克兰执行“神圣”使命。但必须明确指出的是,乌克兰从来都不是北约成员。尽管它受到了俄罗斯的打击,但俄方的初期攻势被乌方成功击退,美方没有必要冒着与俄全面开战的风险干涉乌局势。
参考消息网2月28日报道 澳大利亚“战略家”博客2月27日发表题为《中国比美国更有条件在经济分化中生存下去吗?》的文章,作者是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戴维·尤伦。全文摘编如下:
美国严厉批评德国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然而,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依赖程度要深得多,切断联系——例如,如果两国发生冲突——的破坏性将大得多。
经济学家、希腊前财政部长亚尼斯·瓦鲁法基斯发表的一份富有启发性的报告认为,中国比美国更容易摆脱相互依赖的关系。
瓦鲁法基斯说,中国制造商将他们的过剩产品(即超出中国国内需要的产品)送往美国,并将他们的大部分美元利润重新投资到美国的金融、保险和房地产领域。
在两国紧张关系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中国越来越担心其对美国资产的敞口。在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后,中国对俄罗斯中央银行外汇储备被冻结一事感到震惊。
瓦鲁法基斯分析中最具争议的一点是他断言,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的规模和复杂性可以使其摆脱对美元的依赖。“中国可能调动本土云金融,推行不再依赖美国贸易逆差的增长模式。”这种想法是,中国将把制造业转向国内市场而不是美国,并将经济需求来源从商业投资转向国内消费。
参考消息网2月28日报道 法国《世界报》网站2月25日刊登题为《“国际贸易凛冬将至”》的文章,作者是皮埃尔-安托万·迪苏利耶。全文摘编如下:
面对拜登政府在2022年夏天宣布的保护主义措施,欧洲展开了立法反攻:反攻计划于2月1日在欧盟委员会宣布并于2月9日在欧洲理事会得以批准。在官方层面,这只是个生态问题:欧盟将凭借绿色协议工业计划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但在这些文字元素的背后,没有人被愚弄。该计划是对《通胀削减法案》及其对美国企业和美国制造商品的近4000亿美元补贴和税收抵免政策的有力回应。
面对这一威胁,欧洲开始了180度的转变,现在采用了一种新的欧洲主权理论,为工业复兴服务。具体来说,每个欧洲国家都将拥有一套立法系统来支持其受竞争之风影响最大的企业。
前所未有的保护主义风波出现在我们眼前,而对于其后果我们却无法完全确定。事实上,这股保护主义浪潮既根深蒂固,又由来已久。正如《世界保护主义史》一书的作者阿里·拉伊迪所总结的那样,2008年危机标志着开始回到过去。自2009年创建以来,全球贸易预警组织表明国家干预大幅增加。新冠危机和乌克兰战争加速了这一运动,使人们认识到我们的依存性。
网友评论